2004-2  桃花坞木版年画

     

    2004年1月14日是农历癸未年的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桃花坞木版年画》特种邮票,全套4枚,图案分别为“琵琶有情”、“麒麟送子”、“刘海戏金蟾”和“十美踢球图”(见图)。这是继2003年1月25日(农历壬午年腊月二十三)发行的一套4枚《杨柳青木版年画》特种邮票之后,发行的第二套木版年画系列邮票。

  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是适应人们庆贺年节的风俗活动而产生发展的。年画最早始于秦汉时期,宋代的岁末市场上已有门神、钟馗等神像出售供年节贴挂。明中叶以后,雕刻印刷中的彩色套印技术已趋于成熟,木版年画所表现的内容和题材也越来越广泛,凡带有喜庆内容的风俗生活、传统戏曲小说中的人物故事、山水花鸟以及吉祥图案等都有大量的表现。这时全国各地陆续出现了许多年画产地,而天津的杨柳青和江苏的桃花坞则成为南北两大年画中心,名闻全国。

  杨柳青木版年画发祥地为天津西的杨柳青及其附近的30个村庄,约始于明代后期,清代达到极盛。杨柳青年画巧妙地运用木刻水印套色和人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追求细腻工致的绘画效果,形象生动,俊俏传神,色彩鲜明。桃花坞木版年画始于明末,因最早的作坊在苏州的桃花坞街上而得名。到了清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样式,雍正、乾隆年间盛极一时。桃花坞木版年画的色调不拘于真实,多用大红大绿等夸张颜色,以利于渲染烘托过年气氛。《桃花坞木版年画》邮票是“木版年画”系列的第二组。苏州桃花坞木版年画与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山东潍坊木版年画一起,成为明清时期木版年画的代表,并曾对日本浮世绘艺术的发展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

  《杨柳青木版年画》和《桃花坞木版年画》两套系列邮票所选取的8幅年画,是从留存的两地年画精品中挑选出来的极具代表性的作品,均由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先生设计。他力求做到既不破坏原作的完整性而又充分体现邮票特点,因此不做过多装饰,简单地在边框中安放幅幅年画,使原画的亮点、精髓和各处细节表现无遗,最大限度地传达出原作的艺术特色和神韵。由于两地年画的各自特点,《杨柳青木版年画》邮票图案清新淡雅,而《桃花坞木版年画》邮票图案则火爆亮丽。作为木版年画的系列邮票,在票幅、枚数和设计方法上两套邮票既保持和谐统一,又有所区别,如《杨柳青木版年画》邮票图案为四面边框,并在相应地方各印有一枚红色图章,而《桃花坞木版年画》邮票图案为上下左三面边框,没有图章,这样处理,便于集邮者区分整理和收藏。

关于《桃花坞木版年画》的4枚邮票的主图内容如下:
  《琵琶有情》:原图描绘了一名弹词女艺人在演唱“堂会”的情景,艺人自弹自唱,二妇人听得入神,三孩儿绕膝撒娇,人物刻画得惟妙惟肖。评弹是苏州文化的“三朵花”之一,在江、浙、沪地区已经流传了300多年的说唱艺术。
  《麒麟送子》: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麟儿是幼童聪颖的美称。乘坐麒麟下凡投胎转世的必定是神童。这是一幅新婚夫妇祈求早生贵子的传统年画。
  《刘海戏金蟾》:刘海即刘海蟾,是道教中的神明。在长久的传说中,刘海蟾被演绎成刘海戏蟾。画中刘海童稚可爱,手持成串金钱,逗引三足蟾蜍。刘海蟾是钓钱、撒财和吉祥喜庆的化身。
  《十美踢球图》:球即鞠,游戏用具。蹴踢为戏,称为“蹴鞠”,由宫廷逐渐传入民间。原图有十女二童。邮票图取其中一女踢球。

       



  

相关链接:桃花坞木版年画专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