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青春起跑》制片人专访

 

一字派(下称“一”):电影《青春起跑》定于1015日首映了,我知道,前段时间你作为电影制片人几次推掉了我们网站的采访。今天,电影公映在即,你能不能对我们网站破例一下呢?

陈英琪(下称“陈”):哈哈,我十分佩服一字派网站的执着。既然电影马上公映了,一些秘密也会逐渐解开,今天我就如你们所愿,谈一些你们所关心的内容吧。

一:据我所知,你作为电影《青春起跑》的制片人,对这部电影确实倾注了大量心血,由萌生拍摄构想,到剧本创作、剧本修改,再到组建剧组、遴选演员、蹲点拍摄,到现在的电影包装、上映,你都全程亲身参与了,当中肯定有许多苦辣酸甜,能通过我们网站和广大观众一起分享吗?

陈:可以。早在2007年,我就有拍摄一部以江门一中集邮协会为题材的电影,当时也交代了一中邮协第16届理事会的同学写一个剧本。万事开头难,编写剧本的事情由于各种原因被拖了下来。时间又到了20097月,我和一中团委区锦华老师去肇庆参加省集邮协会的一个会议,我们住在一个房间,我将拍摄电影的想法和区老师沟通,他听了很赞同,觉得能在2010年江门一中80周年校庆之际拍出一部表现一中人、一中事的电影非常有意义。因为事关重大,他心中还没有底,表示要请示一下学校领导的意见。在等待学校方面正式回复的那段时间,我找到刚高考完的江门一中戏剧社的两名骨干莫迪和梁景维,请他们结合3年高中生活先写个剧本。莫迪反应很快,三个星期就将剧本的开头部分发给我。他所写的剧本当中林立、韩峰、梁小静等三个主要人物已经活灵活现了,我肯定了剧本的主基调,请莫迪将剧本继续完成下去。又过了大半个月时间,莫迪写的剧本完成了。但梁景维那里还没见动静。

一:呵呵,是不是他忘了?

陈:我猜也是,就给电话景维,提醒他一下。他说很纠结,对有些东西把握不准,我就做了他工作,叫他不要背什么思想包袱,将自己觉得能够表现的东西写到剧本上就可以了。同时,我也将莫迪版的剧本发给他看。力促之下,经过2周时间,梁景维写的剧本也发了给我。

一:两人写的剧本你觉得怎样?

陈:莫迪写的剧本比较“童话式”的,同学们在学校里面说说笑笑的,无忧无虑似的。而景维写的则比较煽情,主人公的母亲还得绝症了。我将两人写的剧本摆在一起,反复看了好几次,发现都有一个通病,就是缺少矛盾冲突、情节比较平淡。因为当时他们已经去珠海上大学了,再叫他们作深入修改比较困难,所以我尝试将他们剧本中原有的一些故事进一步展开、深化,并勾勒出林浩、韩峰、梁楚乔等三个主人公形象,并将陈希、李小龙、谢丽等人物也穿插进来,江门一中集邮协会的一个群体就这样出现了。当剧本第一稿即将出来的时候,从学校那里也传来消息,说经过校长办公会议讨论决定,同意电影的拍摄。200910月底,剧本送学校征求意见。后来剧本还不断征求各方面人士的意见,反复作了16次修改,丰富了一些内容。

一:那剧中人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都有原形?

陈:基本上都有,而且不单独是某一个人,就拿“男一号”林浩来说就有好几个人的影子。在修改剧本的过程中,我不断回忆我所知道的一中邮协的一些人和一些事,将之自然而然地融进剧情当中,使剧本能更贴近现实、更贴近校园的生活。

一:听说,最初已经联系好了北京一个导演。

陈:是的,看来你的消息很灵通。经过某位校友介绍,的确有一位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毕业的“自由人”有兴趣担任我们电影的导演。我也将剧本发了给他。他看了也说这样一部描写高中生校园生活的题材很新颖,到时尽量抽时间过来江门。可到了今年3月,他给我打来电话,说他要参与一部主旋律电影的摄像工作,要上西藏,8月份之前都不能过来,问我们能否将电影拍摄往后推一下。当时,我估计江门一中80周年校庆在10月份,电影作为校庆献礼,8月份开拍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只能另外考虑导演的人选了。

一:哈哈,那你就想到了“江华路车神”李怀亮?

陈:“江华路车神”我很早就听说,他拍的作品我也很早看过。当今年3月,找电影导演一事搁浅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想到“江华路车神”。但当时我没有他的联系方式,后来加了他QQ,将我们的想法和他说了,再进一步面谈。

一:当时你是怎样说服“江华路车神”的?

陈:很简单。大家都是江门一中出来的,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当母校要过80岁生日,作为她的弟子应该表示下心意,而我们就是通过这部电影来表心意。电影拍摄是低成本的,没有报酬,大家就算是当一回义工吧。“江华路车神”听了我这番话,很爽快答应了,握着我的手说:“合作愉快!”同一时间,我留意到今年“326”宣传广告,拍得很有特色,一打听说是一个叫“肥斌”的高三同学拍的,经过“江华路车神”牵线,他也表示乐意参与电影的拍摄。

一:导演落实了,接下来应该是挑选演员吧?

陈:是的。其实演员遴选工作在去年11月就展开了,我们通过一中邮协举办的“才艺之星”大赛来发掘、挑选演员。但效果并不理想,和我们的所期望的有落差。今年4月,演员遴选工作重启。我和区老师就此谈过几次,最后达成共识,就是主要演员在高三同学里面挑,原因很简单,高三同学经过三年高中生活,有阅历、有体会,在驾驭角色方面比高二、高一的要强。但问题是,当时正是高三同学紧张备考阶段,如果劳师动众,怕对备考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这项工作只能“秘密”进行。在学校电脑室配合下,我通过照片挑选了一批同学,随后拿着晒出的照片分别征求卢主任和区老师的意见,最终圈定了一些人选。接下来,我利用模拟考结束第二天休息的机会,约见了一些同学。

一:听说其中就有廖大为?

陈:是的。约他特有趣。我拨通他家的电话,将来意说清楚,他叫我一小时后再给电话他。那我一小时后又打过去,约了见面交谈的地点,就在他家楼下的“大家乐”。见面后,他的话匝子一下打开了,说前段时间“愚人节”他在电话里就被同学作弄过,所以这次请他拍电影他又以为有人哄他,所以叫我再给电话他,好让他相信。

一:哈哈,那太有趣了!

陈: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我觉得大为对参演这部电影很有兴趣,而且明确表了决心,说不会令我们失望。我觉得一个“韩峰”的形象仿佛已经在我面前出现了。所以,几个主要演员当中,廖大为是最早确定的。当然,对他也有不同的意见,但最终我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看来,廖大为扮演的韩峰在电影中的确是比较出彩的。

一:我们也很关心的是男一、女一又是怎样选定的?

陈:男一号林浩备选有三位同学,耿琦迪是其中之一,主要是他参与过去年才艺之星大赛的主持,比较早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对林浩的扮演者,我反复思考,虽然林浩在电影中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但有好几段的台词是比较长的,而且还带有演讲的性质,所以扮演林浩的演员必须在语言方面要有表现力。而琦迪有主持播音的经验,语言这一关应该没问题,形象、身高等方面也符合角色要求。这里还有段小插曲,电影是在高考结束后开拍的,当时耿琦迪的头发比较长,我和区老师花了不少唇舌才说服他将头发剪短一点。

一:呵呵,这难为你们,也难为他了。

陈:至于女一号梁楚乔的扮演者吴振寰,是区老师推荐的。她对演这个角色很有自己的想法,每天过来都预先记好当天要拍的台词,基本上没有什么NG

一:听说廖大为在剧组里有个外号叫“NG王”,是吗?

陈:呵呵,和记台词不大入心有关系,反正我们也习惯了。

一:在拍摄期间,听说你还去蹲点了?

陈:是的,利用端午节假期,我回学校的拍摄现场蹲了几天。按照拍摄进度,电影拍十多天,学校的戏必须6月底前完成。刚开始,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拍摄相对紧凑,可过些时间,我发现有人开始“开小差”了,笑笑闹闹的,我就提醒大家注意,拍摄进度必须尽可能按计划进行,如果放假前学校的戏还没拍完,我们会很被动。经过大家共同努力,最终赶在学校期末考前将在学校的39场戏拍完。那段时间,天公还算造美,基本没有下过雨,我们都觉得挺幸运的。

一:拍完了,接下来就是漫长的后期制作了吧?

陈:前期拍摄我们用了不到20天,可后期制作却用了将近两个月时间,我们的总导演李怀亮同志也说,个中难度是原先没有预料到的,为了做后期,有时他一天就坐上十多个小时,甚至放弃了出外旅游的机会。8月中旬,毛片出来后,我们认真地看了一遍,发现最后一场戏,也就是大家围坐在一起的那场,由于灯光问题并不理想,决定重拍,又将各主要演员召集回学校,所以准确说,电影从613日开机,到813日才算全部完成拍摄。到电影精细化阶段,由于涉及影片的保密,基本上只有总导演和我一起参与,期间也有一些分歧的时候,我都最大限度尊重总导演的意见。电影是遗憾的艺术,我和“车神”对此都有切身体会,经常说假如这样或者那样会更好,但的确不存在假如的,拍了就拍了,遗憾总是有的。就说影片中表现游园会那段,我们本身想弄一个真正的游园会去拍的,可期末备考了找人不就手,只好小范围处理了。

一:很快电影就公映了,作为制片人你想对观众说些什么吗?

陈:电影就快和大家见面了,我会以平常心等待那一刻的到来。由于受很多方面的限制,电影也许会有各种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请大家多多包涵,我们的确尽力了。如果大家觉得还行,就请大家鼓鼓掌吧,给我们辛勤的导演和演员们。

一:非常感谢你接受我们网站的采访。

陈:不用客气。我也感谢一字派网站作为这部电影网络平台支持所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