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邮票设计家“侃大山”


7月7、8日,借潘可明、李印清、邹建军、王振华等四位著名邮票设计家来江门举办作品
展的难得机会,我会廖雅君、何文超、钟智轩、李嘉雯、李芳华、李健斌、李振翔等同学与
设计家们进行交流,下面是交流内容全文:
问:你们觉得自己设计最好的邮票是哪一套?
王振华:我在总公司搞外展工作长一点,设计外展纪念封多一些。设计邮票是1990年以后
的事,到现在设计了《鼎湖山》、《特区建设》、《天山天池》、《邮联四大》小型张等几套邮票。
而我最满意的是《鼎湖山》邮票,它不是单纯的风光邮票,它首先作为自然保护区突出其真
实性、科学性、艺术性。举个例子,《鼎湖山》第四枚是白鹇鸟,最初我为了使绿底色调的
画面好看一点,画了两只白色羽毛的白鹇,可后来有人跟我提了意见,雄性白鹇羽毛是白色,
两个公的碰在一起就会打架,白鹇在一起就必须是一公一母,后来我就把其中一只公的改画
成褐色羽毛的母鸟,这就足以说明邮票设计的真实性与科学性高于艺术性。


潘:我1965年参与邮票设计工作至今有30多年,由于自己喜欢一些具有创作性的题材,要
自己找资料,自己去看,速度比较慢,因此我的作品不多,也就是二十来套。你们问我哪一
套邮票最好,可难起我了。自己设计的邮票就好象自己的孩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但确实让
我挑,自己最满意的是1981年设计的《刻舟求剑》。当时局里分下来的选题就叫《寓言故事》,
并没有具体定出哪一个寓言,但中国的寓言故事那么多,上哪一个好,颇费思量。后来我找
到专为少年儿童讲故事的孙敬修老先生,让他提,他一下子就提了坐井观天等好几个来,后
来我选上了刻舟求剑。因为选这个寓言故事在当时是很有现实教育意义的,1981年正是改
革开放之初,有些人的观念还停留在以前的模式框框跳不出来,而刻舟求剑的故事对他们是
很有启发作用的。

问:你们当初为何选择了邮票设计这份工作?
潘可明:我们那时候毕业都是国家分配工作的,开始接到工作单位接收通知书,看到上面写
着邮电部,都很纳闷,我们都是美术专业的,难道叫我们去划汇款单吗(笑声)。后来报到
了才知道是设计邮票,而沾上这份工作就喜欢上了。邮票设计确实是一块广阔的天地,设计
好一套邮票要做足功夫,先是打铅笔草图,再画效果图,征求意见后画正稿,再拿去给邮票
图稿评议会评审,通过了作些修改下厂制版,有时图稿一些颜色印不出来,还要根据印刷厂
的意见修改。你们看,一套邮票诞生就经过那么多重关卡。

问:你们对当前流行的用电脑设计邮票有什么看法?
潘:电脑设计比较适合年轻人的口味,但现在我们一些邮票设计者用的手法都是比较原始的,
电脑设计出的邮票拼凑的痕迹多。

问:有很多集邮者认为,自80年代后期实行邮票图稿评审制度以来,邮票不如以前漂亮,
对此你们是怎样看的呢?
潘:这说明你们的审美观没跟上来(笑声),当然这只是开个玩笑。应该说,通过建立邮票
图稿评审制度,集思广益,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这个方向是好的。社会上也有很多艺术家,
要尽可能地发动他们也参与邮票设计工作进来。如我1981年设计的《红楼梦》邮票就是请
上海一位画家刘旦宅画的,他描绘的红楼人物清新而不媚俗。

问:那《红楼梦》是否出成系列邮票?
潘:当时确实有这个打算,《红楼梦》人物那么多,结构那么庞大,出几组邮票都不为过。,
经过征询过红学家的意见,局里决定先出金陵十二钗人物,刘旦宅先生把图稿寄过来后,我
们总觉得缺点什么,后来有人说,《红楼梦》怎能少贾宝玉呢?就又叫刘先生赶画一幅,但
我们看了也不行,宝玉毕竟不是“十二钗”里面的,应与其他人物设计有所区别,就又弄了
一幅“双玉读曲”作为小型张,画面把大观园融了进去,十分壮观,为了保留原画风格,小
型张不设边框。至于后来《红楼梦》系列断了,十分可惜。

问:李老师曾当过铁路工人,这对您以后的邮票设计有什么影响?
李印清:主要是积累了宝贵的生活经历。我18、9岁就当车调员,后来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
系学习,毕业后到大西南搞基建,呆了五年撤回北京,在交通部工作,在那里我搞过舞台美
术,记得为准备1971年国庆游行,我花了五个月时间设计了一辆彩车,后因“九一三”事
件,国庆游行取消了,也就是这一年我被分配去参与邮票设计工作。正是因为我在铁路部门
呆过,1996年设计《铁路建设》邮票时就十分顺利,铁路无非由线、隧、桥、站四部分组
成,邮票就按这分四枚设计,而且每个细节我都注意到了,这么专业的题材没在铁路部门干
过的人设计这套邮票就容易出错。

问:李老师设计的邮票中有相当部分是人物邮票,那您对设计人物邮票有什么体会呢?
答:设计人物邮票对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很有好处。设计人物邮票,收集设计资料的过程就是
学习的过程。够格上邮票的人物,都是伟人,一生当中有很多闪光点,但邮票就是那么一、
两枚,要上邮票的就必须是很有代表性的。这就要尽量的占用资料,虚心向人家请教,把资
料研究透了才动笔。如我设计爱因斯坦邮票,从收集到的资料可知,他是一个为科学事业忘
我工作不修篇幅的人,所以在邮票上我把他的头发画得散乱一些,而爱因斯坦最杰出的成就
就是相对论,相对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相对论在爱因斯坦之前很多人研究过,狭义相
对论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来,最具代表性,那么邮票上就把狭义相对论弄上去,邮票出来后,
爱因斯坦的学生、我国著名科学家周培源先生看了,直说邮票上的爱因斯坦太象、太传神了。

问:李老师曾担任过邮票设计室主任,同时作为一名专业的邮票设计家,您的感受是什么?
答:概括地说,酸甜苦辣俱全。我觉得,邮票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做到雅俗共赏,邮票
是严谨的东西,设计时要务求准确,不能出错;邮票是单纯的东西,画面要浅显易懂,不可
追求复杂抽象;邮票是耐看的东西,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要吸引观众爱不释手,看了还想
看。专业邮票设计师队伍是一支技术过硬的队伍,他们经过了专业的训练,在长期的邮票设
计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摸透了邮票的设计与印刷规律,他们热爱本职工作、乐业敬业。向
社会美术界广泛征集邮票图稿是可以的,但专业邮票设计师的作用也应充分发挥出来。这次
来到江门,听到你们对我们这些专业邮票设计师作品的肯定,我十分感动,可惜行程紧凑、
时间有限,不然我们可多与一些集邮者见面交流。

问:请问邹老师,您是怎样走上邮票设计岗位的?
邹建军:我196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毕业,在部队下放了四年,后来周恩来总理亲自
指示要把我们这批国家培养的文艺院校大学生安排好,1973年我就被分配到当时的交通部,
从此与邮票设计结缘。

问:邹老师在二十多年邮票设计中有哪件事最难忘的呢?
答:难忘的事很多。就说一件吧。1984年设计《中日青年大联欢》邮票时,中央美院也有
一批学生参与竞争,当局里公布这个选题时,我报了。后来,全国青联把所有设计稿摆在一
起,发现由青年学生创作的图稿含义都比较空洞,而我设计的图稿一下子被肯定下来,我画
的三幅图稿,第一幅是西安大雁塔与日本唐招提寺,反映中日友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第
二图是中日两国小女孩栽植友谊之树,背景是长城与富士山,第三图就是中日两国青年载歌
载舞,体现团结与友谊。这三幅画一看就知道什么意思,很直观。后来图稿被送到当时的胡
耀邦总书记那里,他在百忙中认真审看了图稿,也说画得好。当时我心里暖乎乎的。

问:邹老师设计《山水盆景》与《九寨沟》邮票时分别使用了朱江、黎长青的化名,为什么?
答:这是为了应付图稿评审的需要。有一段时间,专业邮票设计师参与图稿评审老落选,我
就换个名字试试,结果反而中选了。个中原因就耐人寻味了。

问:1998年邹老师设计过《邓小平逝世一周年》邮票,边框使用了小平同志喜爱的玉兰花,
您是怎样知道小平同志喜好的呢?
答:设计《邓小平逝世一周年》邮票由我与另一位姓王的年轻设计师竞争,上邮票的六幅照
片都是由中央提供的,设计它就只能在邮票边框做文章。小平同志的大女儿邓林是我同学,
我就去问她,小平同志喜爱什么花,她说是桂花和玉兰花,后来我就选用花瓣较大的玉兰花
作为邮票的边框。

问:邹老师设计的邮票中,体育题材的占了相当部分,您设计的体育邮票人物造型很美、很
生动,那您对现在的体育邮票设计是怎样看的呢?
答:谢谢你们的赞扬。其实,回过头来看我以前所设计的“体操运动”、“五届全运会”、“冬
奥会”、“工人运动会”等体育邮票很具象,运动员的描画很细致,五官皆全,我是画人物的,
这是我的优势。而现在的体育邮票过于追求抽象,看多了,反而让人怀念起以前的体育邮票
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