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银灯下的风采
——“会员之星”评选大会回眸
王 宇
“啪”,一张印有“会员之星”的报名表格抖落在面前,“怎么样,有趣吗?”学校邮协的秘书长笑眯眯地望着我。“这是什么比赛?”我拿着表格满脸疑惑。“这是市邮协为纪念共青团建团八十周年,检阅名校邮协会员综合素质,战时新世纪新青年的青春风采而举行的‘会员之星’评选大赛。”“你看我行吗?”我信心不足地问道。“行,怎么不行?这次比赛所设的环节有邮票知识问答,情景题,特长表演和集邮小品。你平时口齿这么伶俐,又是剧团的骨干分子,这些可都是你的强项。再说,这次一中占有主场之利,你还有什么好怕的?”秘书长见我兴趣不大,又发动新一轮“进攻”,“听说这次大赛的奖金挺丰富:网上投票的‘最佳人气奖’有50元,假如你成为‘会员之星’,还有200元奖励,并且可以免费去广州夏令营。怎么样,试一试吧!“
当天晚上,我就一直对着那张报名表发呆,脑子里想的都是“会员之星”,作为一名高二的学生,很快就要进入高三了,这时应该少参加活动,多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可是这次又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即可以学到集邮知识,又可以认识很多的朋友,还可以丰富我的舞台经验,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增加语言表达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唉,到底去不去好呢?
经过多日的“脑内大革命”,最终结果是参加比赛,理由如下:
1.课本上的东西有时间可以学回来,但比赛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2.比赛可以使我学到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本人占有“天时,地理,人和”。
下定决心后,我就开始认真地填写报名表格。
填完表格,接下来的任务是上培训班,排练,彩排赛前准备工作。
邮票知识上课抄抄笔记就可以了,情景问题也无可准备,所以接下来的“中心任务”就是才艺表演和集邮小品。
本人才艺很多,但真正能“曝光”于众目睽睽之下的却屈指可数。思前想后,决定报演讲,对,还要是英语演讲,上次学校英语演讲赛的稿子在脑海中依然记忆犹新,反正别人也听不懂,说错了也没人知道,哈哈,内心一阵狂喜。谁知“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临近比赛的三天,我才知道参加选手中也有人报英语演讲,这一下使我的项目毫无优势可言,怎么办?经过一轮的思考和求助,我决定在英语演讲中加插诗歌朗诵,为了吸引观众,我特地请来了我的外籍教师KATE,让她与我一同“登场亮相”。为了让观众更容易接受,KATE读中文,我来翻译。可是KATE的中文并不对,发音老是跑调,为此,我不得不把汉字一个一个的注上音标,一遍一遍地教她读。为了让KATE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还特意录制了录音带,把诗歌读得很慢,并且让她晚上回去练习,第二天放学与我一同彩排。就这样,在短短的两天中,KATE终于能完整清晰地把诗读出来。
集邮小品是由14名选手抽签分组表演。我们组只有5人,第一次见面后,他们竟一致推选我为组长。理由是我是文科班的学生——可以写剧本;我是剧团的成员——可以当导演。没有啊!他们竟将最最辛苦的工作推给我!唉,没办法,面对四位理科学生,我也只好自认倒霉。于是,我抓紧课外时间进行作品构思,定角色,写对白,整整忙了一个星期才总算把剧本赶出来。最可气的是在排练对白的过程中,这四位理科班的学生演技实在不敢恭维,该哭的她笑,该笑的他叫,该叫的她跳,无奈只好一句一句地排,重复做给分们看,直到他们完全领悟。不过还好,我们这组排练得总算有模有样,听说别的组上台之前也就只排过一次。
当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时,我唯一可做的,就是信心十足地等待比赛。
按照大赛安排比赛于7:30分开始,所有选手必须在7点之前到达会场,然后换服装,化妆,准备道具和试音。
由于我到得比较晚,所以要等别人化完了才轮到我。于是我抓紧这空档,找Kate与我练习。Kate有点紧张,她怕被人笑。我就安慰她说:“今天来的大多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而且中国人是非常友好的,他们看见你,一定会给你鼓掌的!相信我!”在我的鼓励下,Kate开始练习,语调也正常了许多。过了一阵,该到我化妆了,临走时,我再次告诉她待会出场的顺序,并且要她放松点,别太紧张。
化妆时,由于会场比较闷热,我的脸、鼻尖都是汗,所以抹上的底粉与胭脂被汗水搅得浓淡不一,我一照镜子:哇!有的地方像某种动物的某个部位;白的地方像电影里的僵尸,这简直就是“大花脸”与“小白脸”的“完美”结合。我觉得这样出场,肯定会被笑死的,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化。于是我赶紧找来纸巾把脸擦干净,才去换衣服。
快要出场了,我最后一次去走台,并偷看了一下台前的情况。哇,台下竟坐满了黑压压的一片,如此规模,除开校会外,我还是第一次见过。原来平静的心猛地一阵狂跳。我赶紧到后台,喝了一些水,做了几次深呼吸,然后不断地进行自我暗示:不要怕,你一定行!经过一阵短时间的调整,心态基本比较稳定。
7:30分,晚会正式开始。开场的第一环节是30秒的自我介绍。由于出场前放了些烟幕,而且几盏水银灯直射台上,走上台的根本看不清台下的观众。这反倒使我一下子镇定下来,就像平时课堂上一样,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当我干净利索地介绍完,热情的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大大增加了我下面环节的信心。
整个比赛最大的意外发生在才艺表演。按照事先的计划,由我先上台,再向观众介绍Kate出场,但是因为Kate记错了我的号数,她的出场显得格外紧张。当她站到我身边时,我清楚地看到她的脸、唇在抖动。见状,我赶紧调剂一下近乎窒息的气氛,让她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
我趁机加插了一些小笑话,这使得Kate与场下观众的情绪一下子轻松了许多。紧接着,我便示意Kate开始朗诵。一开始,Kate的语调与语速掌握得很好,引来一阵喝彩声。但是她越读越紧张,连拿着诗稿的手也在上下不停地抖动,越来越明显,这时场下传来几声窃笑。我看了看Kate,她满脸的不安,汗涔涔的额头和那颤抖的手。这时,我内心涌起一股勇气,我慢慢地握着她的手,紧紧地,把她手中的诗稿拿过,此时,我觉得手中拿着的不再是诗稿,而是沉甸甸的感情,是一份真挚的友情。缓缓地,我握着Kate的手放了下来,让它自然地垂着。我充满歉意地望了Kate一眼,给了她一个自信的微笑,并且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小声地说了声:“Take if easy!”(放松点!)
直到朗诵结束,我始终握着Kate的手,最后结束时,我向Kate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诚挚地说了声:“Thank you,thank you vevy much!”(非常感谢)
晚会的最后是宣布结果。站在台上,我感觉十分轻松,获不获奖已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次晚会给我带来许多终身难忘的记忆。
当主持宣布我是最终赢得“会员之星”后,我几乎窒息了,所有的感受一下涌上脑袋,令我一时手足无措。当我从慈祥和蔼的常老手中接过奖状与奖杯时,常老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笑容可掬地说:“小伙子,英语讲得不错,要继续努力哦!”此时所有的感受都被常老的语言所融化,我使劲地点点头说:“我一定会更加努力!”……
这次比赛,我收获的比付出的要多。我学会了如何处理课外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品尝到了成功背后的酸甜苦辣,能更加成熟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学到了许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这使我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21世纪,已向我们走来。新世纪的新青年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的书呆子。他们,不,是我们,正向世人展现:我们是科学知识丰富,综合素质过硬的新世纪复合型人才!
2002年5月25日晚的夜空格外美丽,这晚,将永远成为我记忆中永不磨灭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