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早期邮票屹立于世界邮坛
新中国成立之初,着手发行新型邮票。邮票的题材、内容、图案都焕然一新,以一种全新的格调呈现在集邮者面前。由于新中国刚刚建立,战争创伤急待恢复,百业待兴,印刷技术水平差,色调单一,不光鲜;加上宣传工作跟不上,国际集邮界对新中国邮票不了解,我国邮票在世界上没有打开市场。
50年代后期,苏联东欧国家来中国援建的工程技术人员,带回新中国邮票加以宣传。特别是中国集邮总公司成立和社会主义国家互换邮票,使新中国邮票在苏联东欧国家有了一定市场,随之形成一大批中国邮票集邮爱好者。中国参加了莫斯科和其他东欧国家国际性邮票展览,提高了新中国邮票的声誉。1955年《集邮》杂志创刊,进一步提高了新中国邮票的国际声誉,扩大了新中国邮票的收集队伍。
但是,美国不承认中国,朝鲜战争爆发,两国处于敌对状态。美国进一步实行对我国禁运、封锁,美国司科脱(SCOTT)邮票年鉴不刊载新中国邮票;日本与新中国没有外交贸易来往……这些都限制了新中国邮票在国际范围的交流和流通。
进入60年代,我国设计出一系列的精美邮票,如《菊花》、《黄山》、《蝴蝶》、《熊猫》、《牡丹》、《丹顶鹤》、《梅兰芳舞台艺术》等邮票,引起国际集邮界的重视,销路看好。
越南战争结束后,我国与西欧、北美、日本建交,中国邮票在国际上流通加速,成为热门之一。日本成为销售中国邮票的大主顾,日本邮趣会有众多的中国邮票爱好者,有专门介绍中国邮票的刊物、集中国邮票的组织,北美也成立代销中国邮票的机构。
在文化大革命年代,批判集邮为封、资、修黑货,集邮被视为资产阶级的闲情逸致。加之“文革”邮票的图案设计单调乏味,新中国邮票开始在国际上走下坡路,国内集邮处于低潮。70年代初,美国著名集邮家、邮票拍卖商赫曼•赫斯特在他的《集邮之趣专利》一书中,对新中国邮票在国际上供求关系级别评定的一书附录中,对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邮票在国际上的供求状况分级加以评定。他以“很强”、“强”、“大”、“好”、“中”、“一般”、“弱”、“小”,“可以忽略不计”这9级来表示,把新中国邮票列为第9级,即“可以忽略不计”,连“一般”、“弱”、“小”级别都不如。在他的评定等级中定为第9级的只有我国。
“文革”之后,中国发行邮票题材逐渐丰富,并通过“广交会”出口邮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政策,集邮内容日新月异。《齐白石作品选》、《吴昌硕作品选》、《奔马》、《山茶花》、《脸谱》、《中国古代钱币》一系列邮票的出现,1980年《集邮》复刊,英文《集邮》在国外发行,人民画报每期用各种外语版来介绍中国新邮票……大大地扩大了中国邮票在国际上的影响,新中国邮票的价格也扶摇直上。
新中国邮票在国际上屡屡获得好评。英国每年出版的《集邮者年鉴》,评选出十枚“设计得最好的邮票”由专家斯考特主持发布,在世界邮政部门享有声誉。1958年,中国有二枚邮票被斯考特选为当年十大名邮,即纪50《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周年纪念》的第三枚《望江亭》,和特18《儿童》的第四枚《放船》。
关票以雕刻版印刷,《重江亭》的原图作者是明代的黄应光、黄应瑞、黄德修,邮票设计为孙传哲,雕刻制版者为李曼曾、唐霖坤、高振宇,由中国近代印刷公司印刷。1958年6月20日发行。
斯考特的评语是:
《放船》
“我的另一个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为纪念戏剧家关汉卿创作七百年纪念邮票中的二十分票,也使人有如同国画之感。不过我听说这幅画完全是按照古式在最近绘出的。”
仅仅从中国艺术品的观点来看,精细、光与暗的对比,奇怪而富象征性的波浪,再加上乘浪向亭驶去的小木船,都产生了令人高度满意的效果。
这个场面原出于名剧《望江亭》,手中持鱼的妇人正向杨衙内巧施妙计,把他灌醉盗取他的尚方宝剑和圣旨,以免这个奸贼杀害她的丈夫。撇开故事不谈,我认为这是一枚最令人精神为之一爽的邮票。
《儿童》8分第四枚《放船》,由韩象琦设计,中国近代印刷公司印刷,斯考特对此票的评语是:“另一枚中国邮票亦复如此,不过,这一次它不用古老方式来表现。它是一枚简简单单的小邮票,是描写儿童欢乐的四枚邮票之一。那小男孩和小女孩在放一艘帆船,景色很为动人。看来,画面是模仿目前的套色木刻形式,这在中国是十分流行的。画面的调和与匀称予人以真实之感,邮票的面额及文字的安排独具匠心,全部效果很吸引人。
《集邮者年鉴》在1959年再次选中中国的特27《林业建设》的首枚《森林资源》为1959年度世界十大名邮之一。这枚邮票取自名画家黄永玉的原图,由刘硕仁设计,唐霖坤、孔绍惠、高品璋和孙鸿年雕刻,北京人民印刷厂印刷。
斯考特对《森林资源》这枚邮票评价极高:
“去年,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票中挑选了两枚。今年,我也挑出一枚真正能吸引住我的。而我认为它可以算是一幅杰作。我是指中国森林邮票中八分的一枚。它的构思和技法虽然完全是西式的,可是里面蕴育着令人喜悦的中国风景,民族风格的风景。这虽然是一幅小邮票,可是这幅画画得太好了。景深遥远,大树和小树的前后位置表现得动人,我将以最大的兴趣注视中国1960年的新邮票。”
斯考特选出他认为好的邮票,主要是邮票上描绘的图案和色调,而不是邮票的内容。他的选择难免有局限性和片面性,但他提出的邮票富有中国特色、民族特色、有高的艺术水平,是不可否认的。
中国的T65和T71古代钱币邮票荣获美国集邮家钱币学院协会颁发的1982年度国家大奖。这次中国邮票首次在国外获得专业学会的表扬。